商鞅简介
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到了魏国,在宰相公叔痤门下当管家。公叔痤对商鞅很是重视,一心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后来因为自己病重,没有来得及推荐。一次,魏惠王来家中看望公叔痤,公叔痤对魏惠王说,商鞅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魏惠王任用最好,如果不任用商鞅,也不能让他去别的诸侯国效力,在魏国境内杀掉他。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病的很严重,已经语无伦次了,便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商鞅看自己在魏国实现不了人生抱负了,便前往秦国。恰好秦孝公此时寻求一位真才实干的变法人士,商鞅见了秦孝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秦孝公对商鞅非常重视,便任用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在秦国实行变法。
商鞅从秦国的方方面面入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改革措施,在秦孝公的推动下,变法在秦国顺利实行。通过变法,秦国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国力,逐渐走上了强国强兵之路。
商鞅变法因为触及了贵族阶级的利益,秦惠文王上台后,朝中大臣诬陷商鞅叛变,秦惠文王借机抓捕商鞅,将商鞅车裂而死,并杀掉商鞅全家和同党,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
商鞅变法的内容
商鞅在秦国共同施行了两次变法运动。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对秦国的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开始针对各个方面开始了变法运动。为了增加统治阶级的中央集权,商鞅颁布了郡县制。郡县制的颁布意味着商鞅废除了分封制,使秦孝公的统治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郡县制的实行,也让秦孝公便于管理。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鼓励百姓多多开垦荒地,进行粮食种植,商鞅进一步实行了重农抑商做法,压制了封建时期,商业的萌芽。
在军事方面,商鞅实行奖励军功的方式,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军队中对于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鼓励,商鞅的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能力。
在法律方面,商鞅借鉴了魏国李悝的《法经》,并在秦国严格实行法律条令,实行连坐制度。商鞅在秦国颁布法令之后,秦国的秩序得到了有效的维持。但是,这一制度随着时间推移,弊端逐渐显示出来,连坐制度使很多无辜的百姓都受到了牵连。
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做法提高了士族阶层的信心,但是损害了贵族阶层的利益。商鞅统一了度量衡,这一做法,推动了社会进步。
在文化方面,商鞅焚烧了儒家经典著作,压抑了秦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潮流,这一做法虽然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但是从另一方面压抑了进步思想的萌芽。
纵观商鞅变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运动,它推动了秦国社会发展进程。
商鞅变法的措施
秦孝公时期,秦国的军事实力不够强大,经济水平发展缓慢。军事和经济上的微弱,让秦孝公对秦国的未来进行了思考。在借鉴其它诸侯国的基础之上,秦孝公明白了只有通过变法运动,才能挽救秦国不被兼并的命运。
商鞅变法图片
为了挽救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商鞅决定在农业上,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开垦荒地,大面积的种植粮食,除此之外,商鞅废除了井田制,这一做法,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军事方面,商鞅主张奖励军功这一做法。在军队中,对于屡立战功的士兵,给予丰厚的奖赏,以此来提高士兵们的作战积极性。以及,商鞅统一了度量衡,这一做法,推动了社会以物换物的进程。
为了巩固统治者的权力,商鞅实行了郡县制,郡县制的颁布意味着商鞅废除了分封制,使秦孝公的统治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郡县制的实行,也让秦孝公便于管理。
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做法提高了士族阶层的信心,这一做法,推动了社会进步。
为了巩固秦国的秩序和统治者的利益,在法律上,商鞅学习了魏国李悝变法,他借用了李悝《法经》一书,商鞅根据秦国的国情,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例。商鞅为了在秦国推行法律的施行,三令五申秦国每个人都要遵守相关条例,在这基础之上,推行了连坐制度。
秦国通过推行商鞅变法的措施,使秦国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综合国力也得到了较大
商鞅被车裂是不是表明变法失败了?商鞅最后被车裂惨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与否-_1
商鞅原名卫鞅、公孙鞅。卫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师从于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尸子学习刑名之学。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弱国,所谓弱国无外交,“六国卑秦,不与之盟”,都看不起秦国,就连权力被架空的周天子也懒得搭理秦国。“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于是,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嬴渠梁决定奋发图强,他颁布求贤令,决心变法以求发展。商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秦国,并且很快得到秦孝公的重用,主持变法。
卫鞅通过一系列政治、法律和经济的改革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史记》里说,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经过卫鞅两次变法,秦国国力强大,奠定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之后秦孝公令卫鞅挂帅,率领秦军收复了以前被魏国侵占的失地河西,大大提高了秦国的政治地位。卫鞅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而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被称之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外逃受阻,被迫潜回封邑商,发动邑兵攻打郑县。秦王发兵讨之,商鞅战败后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之刑示众。
商鞅死后,秦惠王继续执行商鞅的新法,且下令不准任何人反对或试图修改新法。那么秦惠王为什么要杀商鞅?是因为轻信公子虔的话还是为了泄私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当时还是太子的秦惠王触犯了新法,商鞅把他的两个师父处以墨刑,还把公子虔的鼻子割了。自此得罪了太子和公子虔。
商鞅处罚公子虔和公孙贾,无外乎是为了树立威望,就如同他刚开始变革时立木为信一个道理。按说秦惠王应该能够理解,何况新法确实令秦国变得强大。他之所以执意要杀死商鞅,绝对不是因为耳朵根子软,听信公子虔的话,也不是为了泄私愤,而是为了除掉一个心腹大患。
《战国策》记载秦孝公病危之时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接受。秦孝公是真心禅让吗?其实这都是套路,就如同后来三国时期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阿斗能扶则扶不能扶汝可取而代之一个道理,一则试探其忠心,二则收买人心而已。虽然秦孝公在商鞅变法时给予商鞅充分的信任和权力,但是并不代表就是出自内心的永远信任他。曾国藩曾评价:“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因而矣。”
变法之初,商鞅得罪了不少秦国嬴姓宗亲,为平宗室之忿,也许是秦惠王杀商鞅的一个表面的原因。而事实上,当时商鞅在秦国威望极高,家家户户都知道商君之法,和父亲秦孝公临死时的心思一样,惠王对商鞅有所顾忌。加之公子虔等人造谣说商鞅意图造反,使得秦惠王下定决心要除掉商鞅,并灭其族,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商鞅执法严酷,曾在渭河边一日处决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变红,号哭之声惊天动地。他严格执法、滥用酷刑的行为招致普遍的怨恨。《旧唐书》甚至将商鞅称为酷吏。商鞅的新法,包括滥用酷刑在内,被秦国一直沿袭使用,这也是后来秦朝建立之后很快就灭亡的原
- 上一篇:商鞅变法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商鞅变法在土地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樱花老式热水器怎么换花洒 [2024-12-03]
- 下一篇:商王是纣王吗-武王伐纣的历史真相 [2024-12-03]